血燕變毒燕,染色又增肥
目前東南亞每年年產600噸左右屋燕,洞燕則只有數十噸,而洞燕中的紅燕更是鳳毛麟角,“一年能到幾噸都算罕見。”而目前市面上大量出現的色澤均勻、通體赤紅的“血燕”,更是毫無可能。
燕窩色澤亦按客戶要求而定,紅色、淺紅、黃色均有。“服務質量比較好”的從業者,還提供“色卡”或“樣品”供客戶挑選。為了拉攏回頭客,他們甚至會向客戶保證染色后的血燕“浸泡不掉色、蒸煮不褪色”。
亞硝酸鹽超量的血燕,并不是那些天然洞燕,而是人工養殖的屋燕染色而成。 (CFP/圖)
2011年盛極一時的“血燕”神話,突然幻滅。
8月16日,浙江省工商局抽檢發現,三萬多盞血燕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350倍,血燕產品不合格率高達100%。
亞硝酸鹽具有很強毒性,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致癌物質。此次抽檢中,燕窩行業幾遭覆巢之禍。廣東的“鷹皇”、“正基”,廈門的“燕之屋”、北京“慶和堂”與杭州的“李寶贏堂”等知名品牌,無一幸免。
風暴并非止于浙江一地。同一天,國家工商總局開始部署全國工商系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8月22日,包括李寶贏堂和燕之屋在內的多家公司證實,“血燕在全國范圍下架,不再銷售”。
而在原產地東南亞,一場燕窩價格海嘯已在預期之中。馬來西亞砂拉越燕窩入出口商公會一位會員透露,目前燕窩已從每公斤1.1萬元降至9000至1萬元。
“目前,印尼燕窩價格每周下跌近一成多,趨勢還在往下走。”印度尼西亞知名品牌龍情燕窩公司相關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不生產“血燕”的他們,其白燕銷量亦受影響,跌去了五成之多。
與此同時,用來制作假“血燕”的燕窩原料,價格也已跌去兩成多。“根本賣不出去。”印尼燕窩協會總會中國區主任干事Jack Lee說。
馬來西亞燕窩商聯合總會會長馬興松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本周四(8月25日),他們將飛赴北京,和中國方面進一步協商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