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家電、汽車下鄉政策之后,國務院近日決定實施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動用政府資金鼓勵消費者“以舊換新”,購買家電和汽車。
在當前各國紛紛出臺“綠色新政”應對金融危機、培養經濟新增長點的背景下,我國出臺這些措施傳遞出哪些重要信號?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相關部門、部分消費者、相關企業、產業界代表和專家學者。
相對于瞄準農村消費市場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被視為我國啟動第二輪擴大內需的一項新政。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司長趙家榮向記者表示,通過采取財政補貼的形式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可以有效拉動國內消費需求,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據有關部門預測,2009年汽車報廢量將達到270萬輛,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和電腦5種家電近9000萬臺,如果全部淘汰更新,年拉動消費需求將超過5000億元。
此次國務院將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和福州、長沙列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地區。研究表明,這些地區不但消費能力高于全國水平,當地居民家電保有量在5年前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存在一定的更新換代需求,最有可能發生消費升級。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說,政府確定補貼的舊家電產品都屬大家電,新產品市場均價為3000元左右,按照10%的補貼標準,每臺新機可獲300元補貼,20億元可拉動200億元的銷售額。
在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實施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將為推動我國汽車、家電產業結構升級帶來契機,同時也將給資源回收利用產業發展注入生機。
銀河證券家電業分析師朱力軍認為,近幾年,推動我國家電市場銷售的因素主要是更新換代:傳統彩電銷售量下降50%左右,而平板彩電則保持著50%的增長率。此外,由于冰箱和洗衣機的使用年限在8到10年,目前我國正步入更新換代高峰期,市場存在較大的更新需求。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讓更多家電企業看到了發展家電回收產業的機遇。TCL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啟春透露,目前TCL集團已經啟動了家電回收方面的循環經濟項目,相信在新政策帶動下,這一項目未來的前景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認為,新補貼政策對于解決當前就業難題也將是一劑良藥。記者了解到,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從今年1月到現在,新增5000多名員工。“以舊換新政策對家電企業來說是個‘福音’。”公司總裁周小天說,隨著更多人采購家電產品,每個相關企業都會擴大產量,由此帶動原材料、零部件生產以及物流運輸等上下游產業,使得整個產業鏈效益提高,就業增加。“這種效益在產業上下游間乘數傳導,會擴大出十幾倍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