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涉及中國空調行業有兩個重要的信息必須要澄清,其一是定頻空調的能效標準尚未最后定論,其二是變頻空調標識力爭在明年上半年開始啟用,未貼標識者將被禁止上市銷售。”昨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準管理中心主任王若虹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候披露。
記者同時獲悉,隨著中國空調市場的殘酷競爭,2000年以來的8年時間內,市場上有九成的品牌已被淘汰出局,變頻空調將開啟新的淘汰賽,美的、格力和志高等主流粵企有望繼續領跑。
能效標準尚未最后定論
王若虹透露,隨著8月份空調行業2009冷凍年度開始,全行業都非常關注定頻空調新的能效標準何時出臺。由于定頻空調占當前空調市場九成左右份額,因此到底是從5級能效的準入門檻直接提升到2級能效,還是先提升到3級,成為所有企業都異常關注的焦點。
早在2004年,國家就制定了《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標準。該標準要求到2009年,將中國市場的空調能效標準門檻由現行的5級能效比提升為2級能效比,即提高3個等級。
隨著上述時間日益臨近,國內主要空調制造企業均稱,根據行業發展水平和成本控制等綜合因素,先將門檻提升到3級比較穩妥。今年1月底,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更歸納企業意見,直接向國家發改委諫言。不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今年6月18日下發的《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升級征求意見稿依舊延續了2004年提出的要求,即將空調能效比提高至現行的2級水平。
“這造成了很多人所認為的,2級能效準入門檻已成定局的說法。”王若虹向記者澄清,事實上,即使到今天,定頻空調能效標準準入“門檻”都還在討論中,沒有最后確定。
今年9月1日,變頻空調的能效標準已正式頒布實施。王若虹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等機構正在對產品名錄進行審定,完成之后將開始變頻空調能效標識的啟動工作,目前各方都希望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全面啟用,屆時市場上沒有能效標識的變頻空調就將被查處甚至禁止銷售,這一方面可以規范廠家產銷,同時也可以讓消費者對變頻空調的節能水平有了最直觀的了解。
粵企搶占變頻高地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定頻空調能效標準即將大幅度提升,以及變頻空調能效標準的實施,整個空調行業已處于格局大變的緊要關口。“變頻空調成為市場主流的趨勢不可逆轉。”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如是表露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中國最大的空調企業,格力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廣東主流空調企業戰略的轉變。
9月1日,即變頻空調能效標準實施當日,美的空調迅速打響了強勢挺進變頻領域的行業頭炮。昨日,志高空調也重拳出擊,在北京派下戰書,以“3核智能變頻”挑戰同行。志高集團董事長李興浩表示,在季節性能效比、噪音值、煙塵去除率和睡眠模式等四大指標可以全面上擂臺比真功。據其透露,同一品牌和匹數的變頻和定頻空調價格差高達2000元以上,必須拉低變頻空調價格為普及掃清障礙。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在這輪變頻啟動浪潮中,廣東空調企業表現出了步調相當一致的整體行動,過往在變頻領域似乎有所布局的海信、海爾等企業聲音卻相當微弱,新領域此消彼長的態勢依然明顯。據國家信息中心最近發布的《2008冷凍年度國內重點城市空調零售市場白皮書》顯示,今年國內空調零售市場規模為2450萬臺,與去年同期的2630萬臺相比下降了9.31%。與2007冷凍年度相比,國內空調品牌集中程度繼續提升,由52個減少到34個,有18個品牌遭淘汰。而國家信息中心統計,2000年中國市場有400個空調品牌,但目前已有350個以上退市。這意味著在2000年至今的8年中,超過9成空調品牌被洗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