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原定于今年10月出臺的飲水機行業新標準將被推遲。這個消息讓原本已經充滿變數的中國飲水機行業更加云遮霧罩。
雜牌占據半壁江山
中國飲水機行業自上世紀90年代初起步后,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迅速膨脹,形成了兩個生產中心,以廣東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和以浙江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據了解,近幾年,飲水機行業以每年15%的速度穩步增長,最多的時候全國至少有3000家正式注冊的飲水機生產企業。
過快的發展造成飲水機行業“魚目混珠”的現狀,這是困擾飲水機產業的第一個難題。廣東美的、深圳安吉爾、寧波沁園和杭州司邁特,作為中國飲水機行業的四強,市場占有率卻并不樂觀,陷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即使是龍頭老大美的,其市場占有率也不到四分之一。對比之下,眾多小牌子和雜牌子卻占據了飲水機市場的大半江山。
飲水機的銷售與其他小家電有所不同,既可以通過經銷商來銷售,諸如打入家電大賣場,也可以在流通領域銷售,如駐扎水廠和水站。大品牌如美的等行業“四強”進駐大賣場,而“山寨廠”的“山寨飲水機”則通過水廠和水站,以低廉的價格和各種推銷、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搶占市場。業界人士透露,“山寨機”在飲水機市場的占有率絕對不低于60%。
山寨廠,是那些沒有安全生產設備,沒有嚴格的檢測儀器,也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只需投入幾萬元,雇傭幾名工人的飲水機生產小作坊。一個標準的飲水機生產企業,包括生產設備在內的各種投入至少要上千萬元,一點不比生產冰箱等家電產品的投入少。正規飲水機售價一般在100-200元,“山寨飲水機”價格要比正規廠便宜30%~50%,只有50-60元。“山寨機”攪亂了飲水機市場的有序競爭,阻礙飲水機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次污染”不好解決
“二次污染”是困擾飲水機產業的另一個難題。目前,國內企業包括美的在內,還沒有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是飲水機行業面臨的主要障礙。
一般飲水機要有空氣進入水桶內形成負壓,才能保證出水順暢,有多少水流出就有多少等體積的空氣進入桶內。空氣進入飲水機中,會將細菌帶入,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這就是飲水機的“二次污染”。目前市場上針對“二次污染”的解決辦法主要是臭氧消毒、飲水機內膽改用抑菌銅材料以及使用袋裝水代替桶裝水三種,但是各有利弊。
專家們分析說,臭氧消毒受制條件多,并不能真正達到消毒要求,而且臭氧對人體健康副作用大,在消毒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產生有毒物質亞硝酸鹽。
銅內膽飲水機則通過銅離子來殺菌。但是銅內膽飲水機的價格偏高,且消費者擔心銅綠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袋裝飲用水也是一種選擇,飲用水改裝在袋子里,使用過后不回收,做到一次性使用,減少污染,但是,袋裝水的價格高于桶裝水,其價格是桶裝水的2倍左右。
新標準推動行業提升
2007年以來,受到原材料價格、人工費上漲以及出口貿易的影響,中國的飲水機行業已經遭受到一輪嚴重的打擊。
據了解,2007年全國飲水機全年產量約為4000萬臺,然而2008年上半年全國飲水機產量僅1000萬臺。在廣東,至少有30%的飲水機中小生產企業因此而關閉。
飲水機行業新標準在這時候出臺,對該行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仍然是一個謎。專家們透露,新標準對飲水機的生產技術將提高要求,如果能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有效執行,中國飲水機的質量將有所提升,中國的飲水機行業會有一個更積極健康的走向。與此同時,中小生產商可能面臨更嚴峻的生存問題。
至于新標準是否會加入對“二次污染”解決辦法的規定,業內普遍認為,目前“二次污染”的解決辦法還處于商業炒作階段,因此不會被加入到新標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