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服務競爭的時代,企業無不在服務水平的提升上竭盡全力,消費者維修家電也更加便捷了。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家電維修騙子的騙術也是花樣翻新,消費者一不留神就會落入陷阱。
鳩占鵲巢令人難識別
為了及時地為消費者提供售后服務,企業一般都會在各地設立售后服務網點,但是這些服務網點的辦公地址有時難免會有變動。就是這種變動,給了家電維修騙子們以可乘之機,他們往往會及時地獲得內部消息,企業前腳走,他們就后腳跟進來,占據企業原有的服務場所,并繼續使用企業服務網點的招牌。這種鳩占鵲巢的行騙方式最具有欺騙性,消費者很難辨別。
北京消費者李女士就被這種騙子騙得不淺。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她家的洗衣機出現了脫水故障,由于該品牌維修點離家很近,她就在下班路過時到店里申請了維修。接待她的人非常熱情,詳細記下了她家的電話、住址并詢問了故障情況,答應第二天就派人上門維修。第二天上午9點,維修人員如約上門了,服務非常周到,很快檢查出是電機的故障,要換新的,費用總共是320元。用了一個多月,洗衣機又出現脫水故障,李女士又去要求維修,不料這次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有人上門。無奈,李女士只好打電話到企業總部投訴,可是總部的服務人員卻說該服務網點早就撤了。最后廠家派來了維修人員,檢查后發現那臺新換的電機是舊的,根本不能再用了,廠家又給換了一臺新電機,李女士又花了210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種鳩占鵲巢式的行騙手段在如今的家電維修市場并不鮮見。小天鵝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就接到過多起類似的投訴。
“接管”企業棄用電話
電器出了故障,按照保修卡上的電話打過去,企業的維修人員就會及時上門服務,這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殊不知,保修卡上的電話有時也會成為騙子行騙的工具,一些騙子利用企業售后服務電話變更的機會,申請企業棄用的服務電話行騙,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前不久,家住北京豐臺區的消費者劉先生向本報投訴稱,他按照冰箱保修卡上的服務電話號碼打過去要求維修,沒想到卻被騙了。原來,劉先生家的冰箱是四年前買的,一個多月前突然不制冷了,他按照保修卡上的售后服務電話打過去要求上門維修。接電話的人非常熱情,表示將在第二天上門,同時提出由于劉先生的冰箱過了“三包”期,要收上門費和維修費、零件費等,劉先生同意了。
第二天上午10點,維修人員上門了,穿著廠家的工作服,劉先生就放心地讓他維修了。維修人員將冰箱拆了一地,說是壓縮機的什么部件壞了,要換新零件,劉先生也就答應了,最后維修人員又把冰箱裝上,表示修好了,但為了保證制冷效果,要靜置12個小時后才能開機,而且稱如果再出現相同的問題,將給予免費維修。隨后要求劉先生支付上門費30元、維修費100元、零件費120元,共260元,并填寫了維修單,開了收據。當時維修人員出示的零部件價格表和收費單據都是廠家的,所以劉先生也就沒有多心,交了費用,前后一共花了2個小時。
然而到了第二天,劉先生發現冰箱還是不制冷,就又打電話詢問,可是這次,接電話的人卻沒有上一次的熱情,只推說維修人員很忙,暫時不能上門,然后就掛了電話。隨后幾天劉先生天天都打電話,可是接電話的人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辭,后來索性直接掛掉電話。劉先生無奈只好打電話找廠家總部解決,結果得知維修電話兩年前就變了。劉先生說:“廠家說像我這樣受騙的投訴,他們已經接到好幾起了。我就上網查詢,發現還真是這樣,在網上我看到了很多利用廠家棄用的售后電話行騙的案例,沒辦法,只能自認倒霉。”
行騙電話混入查號臺
通常,在不知道某個單位的電話號碼時,人們會打114進行查詢。很多消費者在找不到企業的維修電話時也會到114查號臺查詢,并認為這樣比較可靠。殊不知,如今查號臺也經常成為一些騙子行騙的工具,他們在查號臺以家電企業特約維修部的名義進行注冊,利用消費者對查號臺的信任行騙。
前不久,西安消費者陳永祥因為家中的洗衣機壞了,撥打114查詢企業的特約維修電話,誰料按照查詢來的電話號碼報修,卻招來一個騙子,不僅洗衣機沒修好,還被騙走了數百元的材料費。
陳永祥告訴記者,8月中旬,因為家中的全自動洗衣機不能正常使用,便想到通過114查詢維修電話,經聯系后,一個維修人員很快就上門了。起初該維修人員說只收取50元的上門費,配件費另算,最后結算時總共收取了350元。可第二天洗衣機又不能使用了,陳永祥只得再次撥打電話,但對方就是不來。陳永祥按照114提供的地址上門討說法,才發現根本沒有這家公司的蹤影,而更換的洗衣機配件在市場上頂多賣幾十元,這時他才發現上當了。
假冒企業售后服務電話行騙非常普遍。記者從武漢市家電維修行業管理處了解到,在武漢,騙子幾乎利用所有的知名品牌以這種方式行騙,消費者很難有效地預防,也給家電企業的信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網上維修騙子也泛濫
如今已經邁入網絡時代,幾乎所有的家電企業都建設了自己的網站,消費者在維修家電時也經常通過網絡查找企業的售后服務電話,本來這是再方便不過的方式,可在這方便的背后,也隱藏著騙子們的黑手。
今年國慶期間,北京消費者程先生家的萬家樂牌熱水器壞了,于是他上網查詢該公司的售后服務電話。“網上萬家樂的售后維修網站很多,我聯系了其中一家以4006500開頭的電話。”程先生說,很快便有兩名維修人員上門了,“他們給熱水器換了兩個零件,收了450塊錢。但熱水器并沒修好,還導致家里電線短路。事后我再聯系該網站,對方一直未派人解決,直到我換了部電話稱有熱水器要維修,他們才又派人過來,但仍沒能修好。這時我留意到一些網友留言,怒斥這些售后維修網站全是騙子,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之后,程先生根據網友提供的真正的萬家樂售后電話聯系報修,只花77元就把熱水器修好了。
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北京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萬家樂的售后服務電話僅在該公司的官方網站上公布,其他網站公布的電話都是騙人的,消費者要多加提防。“既然是騙子網站,為什么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都這么靠前呢?”程先生對此很不解。記者經多方打聽才了解到,“給了錢,排名就在前。”而且“每個客人打電話過去后,公司都會有記錄,從不接同一個電話、同一個地點的活兒。”記者看到,在這家搜索網站上輸入“萬家樂維修”的關鍵詞后,幾乎整個網頁都被虛假的萬家樂售后網站覆蓋,以至于萬家樂官方網站被頂到了數頁之后。記者致電其中三家,當問及公司地址時,對方或說在石景山,或說在學院路,而萬家樂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的北京維修點在豐臺,且只有一個。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武高漢表示,現在網絡很發達,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形影不離,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網絡還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導致網上陷阱密布,利用網絡進行家電維修行騙導致的消費糾紛維權艱難。所以他提醒消費者,在網上接受服務時一定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盡量核實經營者的信息,保存相關憑證,如發票、保修卡等,從而規避一些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