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因素催生技術升級、高清信號落地保駕護航、上游面板生產線調整等因素的推動下,全高清電視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快爭奪市場份額。蘇寧電器昨日發布的《2008下半年彩電行業趨勢報告》預計,至2008年年底,全高清產品的銷售額將超過平板電視整體銷售額的50%,甚至有可能達到60%。
全高清“漸入佳境”
蘇寧銷售數據顯示,2006年全高清產品占平板整體銷售額不到5%,而2007年已經達到25%-30%之間,今年上半年這一銷售占比更是達到了35%-40%。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歐美國家全高清平板的普及率已超過50%,日韓的這一數據超過45%。
相對高清平板,全高清電視的價格相對高昂。不過,隨著高清面板生產技術提高、全高清產品市場規模擴大,以及1920×1080的全高清像素標準在中小尺寸段平板電視中的普及,全高清產品的價格已有很大調整,同等尺寸段的高清平板電視對全高清平板之間的價格優勢已并不明顯。
蘇寧電器彩電事業部總經理李斌介紹,以同一品牌42英寸的液晶電視為例,全高清型號只比高清型號貴2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不到150元,而其他尺寸段的產品價差大致也在20美元—40美元左右,均縮小到5%以內,與國際市場現行的價格體系已基本接軌。
分析人士指出,與全高清市場的快速發展相對應,普通高清平板的價格勢必進入快速降價通道,以保護現有的市場份額。據悉,在蘇寧日前啟動的“激情華夏 高清天下”大型彩電促銷活動中,全高清彩電的平均降價幅度達到20%—25%之間。
外資品牌仍占上風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1—5月份,國內等離子電視銷售量為52.8萬臺,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49.6%。
據中國電子商會的有關數據,等離子電視上半年在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首次接近10%,而32英寸產品的熱銷成為等離子電視銷售放量的主要原因。
除了松下、日立等傳統等離子強勢品牌以外,從去年7月開始,海信、海爾、長虹等國內廠商相繼推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眼下海信37英寸等離子電視上市,使等離子電視在尺寸方面更為豐富。而長虹投資8億美元建設的等離子屏生產線在奧運會前將下線,將為國產等離子電視行業帶來真正質的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幾乎所有的中國彩電企業又重新回到了等離子電視的陣營中來,這對國產彩電品牌打響平板市場翻身仗,到2010年搶奪全球3000萬臺的等離子電視市場將有重要意義。
不過,從整體情況來看,國產彩電依然力量不足。在蘇寧今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量對比中,國產主要品牌以50.4%的微弱優勢壓過了外資品牌;但在總體銷售額方面,占據市場銷售量半壁江山的國產品牌,銷售額只占上半年彩電銷售總額的33%。
雖然國產品牌在新產品上加強了高清產品的研發、上市、銷售,但可以預見的是,“外資品牌在2008年下半年仍將占據一定的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