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個剛到杭州當空調安裝維修工才半個多月的安徽小伙子從3層樓上墜了下去,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其椎管內的碎骨卻極有可能損害到神經,對今后的健康造成極大影響。有關專家指出,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筑的發展和辦公、居住條件的改善,空調安裝難度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建筑物本身結構設計所限及疲勞安裝等問題,都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據統計,2000年以來,因安全作業環境和保護措施不力造成的空調安裝工墜樓傷亡事故不斷上升。2007年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有20.14%的用戶反映空調安裝工在高空作業時未使用安全帶;13.58%的安裝工在作業時只使用了一根安全帶;有7.68%的調查對象反映安裝工人采用兩人互聯的方法實施高空作業。而全國因空調安裝工不設置安全固定裝置、造成墜樓傷亡的事故也時有發生。
雖然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已明確規定,將空調安裝工等新增工種的勞動防護列入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以國家標準的形式強制執行。“但由于建筑標準的不配合,使這項‘強制執行’變成了無的放矢。”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張秋儉建議在相關規定中增加建筑技術規范強制執行標準,以保障空調安裝工作業安全。
中國家電維修協會副會長郭赤兵告訴記者,在安全督察指導和實地調研中,該協會發現在空調拆裝和維修作業中,存在著嚴重影響作業安全的環境不利因素,比如在2.5米以上建筑物上安裝空調已非常普遍,但目前建筑物本身結構設計多采用下飄窗和空調放置臺的建筑結構方案,當空調臺位置不在窗口正下方時,安裝工人就必須從窗口外出橫向移動1米甚至更遠的距離進行作業,在明顯加大作業難度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危險性。由于建筑物未能考慮或提供安全帶掛點裝置,造成高處作業者安全帶使用極為不便,這些都是造成空調安裝工人傷亡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空調安裝和維修旺季,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容易出現疲勞現象,也是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郭赤兵分析指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是建筑物設計、建筑標準中未提出相關設計規范要求;二是為防盜,多數設計、建造者有意識地將空調放置臺遠離窗口;三是物業管理者或是用戶不愿意改變空調室外安裝位置。另外,安裝工人在現場不能充分認識到或判斷出作業環境的危險性,不能說服用戶同意采用復雜的安全作業方式如使用吊繩、吊桿等工具,而是為了節省時間、降低費用、減少麻煩,從而冒險作業。
減少麻煩,從而冒險作業。
根據上述情況,中國家電維修協會于今年1月底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單位發出建議函,提出修訂相應技術規范,增設有關條款;加強行業安全管理,將家用電子電器維修服務行業納入特種作業進行管理,明確監管機構職責,設立培訓、督察、指導機制的建議,并提出制定《家用及類似用途電子電器拆裝和維修服務安全作業等級評定規范》強制行業標準,從技術和管理上改善安全作業環境條件。
在今年的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張秋儉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主席賈艷敏共同向有關部門提出改善空調裝修安全作業環境狀況的提案。日前,記者從中國家電維修協會獲悉,該議案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回復表示,目前相關條款要求在房屋建筑設計活動中對空調的設置予以考慮,如《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第7.4.2條第4款的規定和《住宅設計規范》第6.4.5條強制性規定,同時,今年有關部門還將下達《住宅設計規范》全面修訂計劃,將對空調放置臺及安裝構件設計進行專題研究和論證,同時提出加強行業管理的建議。
郭赤兵表示,中國家電維修協會還將具體研討、提出住宅建設和設計的有關改進意見,如空調放置臺設計、建造技術規范,對其尺寸、承重、距門窗位置等作強制要求;增加空調外墻管路通孔預埋的設計、建造要求;在空調放置臺必須偏離窗口時,增加在室內窗頂側方預置安全帶掛點裝置的設計、建造要求。同時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提出立項編制《家用及類似用途電子電器拆裝和維修服務安全作業等級評定規范》強制行業標準,以便分清安全職責,確定作業規程,明確企業和安裝工人的資質水平,加強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