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制定的《等離子數字電視動態清晰度測試方法》(下稱《測試方法》)前日正式頒布,這是我國首次針對平板電視的動態清晰度概念出臺相關指標和測量方法。據了解,該標準不具有強制性。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四所張素兵博士表示,該標準出臺前征詢了包括長虹、松下、LG、三星、日立、海信等在內的多家平板企業的意見。但令人疑惑的是,國內多家平板彩電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沒聽過”該標準,更無法評斷其未來會給企業和市場帶來何種影響。
同時,針對“什么數值或數值區間代表平板電視動態清晰度優良”或“消費者選購時的參考依據是什么”等問題,參與該新標準發布會的不少廠家負責人也都表示“不清楚,正在研究學習中”;而張素兵也不諱言,動態清晰度的測試“非常復雜,需要進一步研究”。
某品牌電視有關人士更對記者指出,“動態清晰度”這個概念本身并不科學。他說,考量平板電視畫質的主要指標有亮度、對比度、像素(分辨率)等,市場上通常所說的高清、全高清平板電視,主要對應的是像素指標,而這個指標是不分動態、靜態的。“事實上,判斷圖像在動態下畫質的芯片處理速度、灰度等指標,都可給消費者一定的參考。”
另一家彩電企業負責人則表示,平板電視終端營銷手段十分不規范,有些營銷人員專門拿“艱澀”的專業術語來忽悠消費者;有的則打擦邊球,響應速度8毫秒的,說是4毫秒;有的企業則敢于進行“概念創新”,比如所謂“動態對比度”、“靜態對比度”就屬企業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