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手段
據業內人士分析,像本刊記者在蘇寧電器寧鄉店了解到的優惠超過10%以上,極有可能是將家電以舊換新的補貼10%和“家電下鄉”的補貼13%相結合來違規操作。
“這些操作,對顧客來說沒有什么損失,而且還得到了切實好處;銷售企業也可以通過這種操作的擴大化來吸引顧客,促進銷售,”前述家電銷售企業人士評價道,“但這種違規操作實際上是在騙取國家的政策補貼。”
根據《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規定,已享受“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的新家電不得重復享受以舊換新補貼。
《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規定,顧客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購買家電,可獲得的補貼上限為:電視機400元/臺,冰箱(含冰柜)300元/臺,洗衣機250元/臺,空調350元/臺,電腦400元/臺。
銷售企業通過這一補貼政策達到擴大銷售的效果,如果企業本身控制不嚴,違規操作,其中的利益鏈開始迅速萌生。
據業內人士分析,銷售人員在收取100元左右的費用后,幫助顧客“代購”舊家電,其中利益開始出現,其中的銷售人員獲取的利益遠比銷售新家電的收益更高。
比方說,代購一臺14寸到17寸的電視機,家電銷售人員直接收取顧客100元“手續費”后,往往就是從“倒手”手中用50元購買到位,直接產生利潤。
如果雙中標企業,以企業的名義來操縱以舊換新,向顧客收取的購舊機款成為企業的直接收入,花50元購買舊機交給拆解企業,走一個正常的流程;或不采購舊機和拆解企業合作,交錢給中介人,完成拆解和實物的交接流程。這樣完成后,企業可賺取50元差價。
如果是有組織的行為,那么一個店每個月交收5000臺機器來算,可以產生利潤25萬元。
在行業內的“游戲規則”是,一般會選擇電視機的舊機,其原因是,電視機體積小、便于運輸、歷史儲量大、采購價格便宜。
鏈條終端
“通過違規操作套取國家的補貼可能達千萬元,而且這個黑洞越來越深。”11月18日,湖南家電銷售行業一名知情人士向本刊介紹,蘇寧、國美電器在成為“雙中標”企業(指企業擁有銷售、回收雙重中標資格)后,可操作空間更大。
業內人士分析,這樣會出現銷售企業可能違規收取顧客舊機款,統一采購舊機器交給拆解企業。
還有一種銷售企業是直接省掉了采購舊家電的環節,與拆解企業合作,向拆解企業按臺支付費用。因為是集中“采購”,要比從“倒手”手中采購的價格更低。
這里面有一個關鍵點是,如何向消費者倒賣內部以舊換新的憑證。作為“雙中標”企業,有個天然的便利,銷售和回收自己都能消化完成。時下,以舊換新作為拆解企業,湖南只有三家。
因為市場競爭激烈,這些拆解企業需要大量的舊機器和憑證,才能保證其低成本的原材料的采購,以及以舊換新國家拆解費用的補貼。
如湖南省以舊換新的數量保守估計,約120萬臺,舊電視機占了70%,那么一年舊電視機的回收量是84萬臺。
長沙市以舊換新的舊電視機的交售價為5元,拆解后,這臺機器的原材料的價值可賣到30 ~ 40元,這臺機器的政府拆解補貼約25元左右,那么直接產生的利潤為50 ~ 60元。
根據以上的計算,可以為拆解企業帶來4200 萬~ 5040萬元的收益。
對此,拆解企業會主動向銷售企業提供便利,包括和雙中標企業的違規操作。
業內人士分析,這種違規的方式,一般都比較隱蔽,會找一些中間人來操作,即便出了問題,也找不到責任人,政府監管難度增大。
涉嫌違規
法律人士認為,不論此行為是個人行為,還是企業行為,商家都有責任監管自己旗下員工,做好監管工作,否則將要承擔相關責任。
長沙市財政局“以舊換新”負責人陳濤告訴《望東方周刊》,該局在獲悉“以舊換新”違規的情況后,非常重視,現在已經責令違規企業“自查自糾”,長沙市財政局也對此展開了調查,因為此事主要管理方是商務局,該局將會協助商務局完成調查和處理工作。
據湖南省商務廳統計,截至2010年10月31日,全省14個市州共登記備案家電“以舊換新”銷售網點1755個,回收網點1200個。
湖南省家電以舊換新五大產品銷售總量達225732臺,銷售總額8.2億元;舊機回收總量達到247738臺,回收總額達317萬元;此外,長沙、衡陽、岳陽和郴州共完成拆解86671臺,拆解收購額為179萬元。
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家電以舊換新每件補貼平均價260~270元計算,蘇寧電器在長沙此期間獲得的以舊換新補貼超過2000萬元。如果占了60%的違規操作,那么國家將損失1200萬元。
2010年9月20日,政府部門出臺《關于加強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到,保障國家財政補貼資金發揮實效,防止“騙補”現象發生。對發現的“騙補”行為要堅決查處,對發生的疑似“騙補”要追蹤分析,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切實采取措施,杜絕消費者身份證信息被盜用。要規范中標企業行為,嚴格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原件,保證消費者權益不受損害。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北京市商務委員會開出了首張家電以舊換新企業違規行為處罰單,全額扣除北京市大中家用電器連鎖銷售有限公司、北京TCL電子銷售有限公司、北京美的制冷產品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履約保證金各10萬元。
11月22日,湖南省商務廳商貿服務處處長劉飛向《望東方周刊》介紹,“所有補貼,都要求(銷售、回收、拆解三方企業)核對賬務,才能獲取補貼。”
劉飛分析,此前,網上的情況,可能因為企業競爭,有一些這方面的炒作,目前政府對此要求十分嚴格。湖南商務廳對企業也進行了處理,蘇寧電器也寫了書面保證。企業會要求員工在銷售過程中,嚴格按照以舊換新的程序進行,沒有舊家電絕對不行,現在也做了一些部署,最近開會準備進一步強調此事。
業內人士認為,因為目前收舊環節只規定電器相關部件齊全,就可回收,其實就出現了漏洞。可適當提高以舊換新過程中的收舊標準。如舊家電應有發票,以舊換新憑證與舊家電數量必須吻合等,這樣才能減少漏洞,防止財政補貼的流失。
湖南省商務廳商貿服務處處長劉飛表示,時下湖南正在進行調查查處,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發現問題比較大的,將會取消他們的經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