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起“循環貿易”
1958年出生的周躍進,在外貿行業有20余年的從業經歷。
其掌管的上海金源國際經貿公司,成立于2000年,年進出口額約3億美元。自2001年起,上海金源便長期代理縱橫集團進口其化纖生產所需要的PTA和MEG產品,年均進口額約1.8億美元。至2008年底,金源貿易代理縱橫集團進口的PTA和MEG產品,累計已達9.26億美元。
2010年4月29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顯示:2008年8月至9月間,浙江縱橫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將PTA、MEG銷售給9家中間商,然后,再由金源經貿公司用農行上海分行的貸款,向9家中間商購買上述化工產品,最后,金源經貿公司再將產品回銷給浙江縱橫集團。
判決書稱,這一系列交易,只是“形式上”的。在整個“循環貿易”過程中,并無實物交易,但金源經貿公司卻籍此從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獲得2.93億元的貸款,用于支付給9家中間商,并最終由中間商支付給縱橫集團。
至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周躍進在法庭上稱,2008年初,袁柏仁提出上訴交易要求后,金源公司就與農行接洽,農行表示,若能夠獲得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承保,則將考慮給予融資支持。
此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曾委托浙江最大的咨詢機構,調查評估縱橫集團的履約能力和信用情況,并于2008年6月27日簽發了“國內貿易信用保險保單”,信用限額人民幣5億元。
2008年8月至9月,金源經貿憑借與縱橫集團之間的銷售合同,分6次從農行上海分行獲得國內貿易信用貸款2.93億元,縱橫集團必須6個月內付清全部款項。而若縱橫集團不能按時支付,根據金源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之間的《賠款轉讓協議》,則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向農行賠款。
但當時已深陷“嚴重經營困境”的縱橫集團,于2008年10月出現資金鏈斷裂,最終未能如期支付貨款。2008年11月,農行上海分行將金源告上法庭。
周躍進在法庭上表示,在上述交易之前,縱橫集團每次都按時付清了所有貨款,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加上縱橫集團向金源貿易提供的定期財務報表,在縱橫集團突然倒下前,自己根本無從判斷其真實的經營狀況。
縱橫“殃及池魚”
縱橫集團的轟然倒下,并非偶然。
2008年中,隨著全球金融風暴向實體經濟蔓延和國際油價大幅波動,以及受到人民幣升值、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上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下調等因素影響,國內化纖紡織行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
2008年10月,亞洲最大的PTA廠商華聯三鑫突然停產,采用企業間互相擔保模式運作的浙江紹興地區,金融狀況及企業的資金鏈陡然緊張,部分紡絲企業為維持資金流而不計成本大量拋售PTA、MEG原料和成品絲,致使原料和成品絲價格在極短時間內發生大幅度的、甚至是雪崩式的暴跌。加之企業自身存在的經營問題的集中爆發,縱橫集團的資金鏈終于在2008年10月中下旬斷裂。
但就在10月上旬,袁柏仁以70億元的身家首次躋身胡潤百富榜第76名。10月初,周躍進和袁柏仁在上海碰面閑聊時得知,在當地政府的牽頭下,袁柏仁還計劃出資數千萬元去解救早些時候突然停產的華聯三鑫。
參與縱橫集團破產重整的金源貿易副總劉衛東透露,縱橫集團于2009年6月被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重整后,管理人經審核后對外公布的縱橫集團債權債務情況是:縱橫集團總資產32.7億元,但債務總額98.5億元,形成的債務窟窿高達65.8億元。其負債的構成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金融機構的貸款和開證額度,約50多億元;其余的是社會上的高利貸和代理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