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有住房貸款擔保中心,怎么又多出來一個‘公積金提取中心’?”市民王女士等人日前致電本報反映,市場上出現了“專業提取公積金”的山寨版公積金中心,即向并未租房的“客戶”提供租房發票和租房合同,從而幫助“客戶”提取公積金。相比常見的中介公司自開發票代提方式6%以上的收費比例,山寨公積金中心收費比中介公司還低40%至50%。
冒充公積金中心
“專業”幫人取公積金
在網上搜索“北京公積金提取”,一下子冒出10多家“公積金提取中心”,記者撥通其中一家名叫“北京信捷公積金提取中心”網站的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該單位的代客提取公積金業務已經開展近一年,并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現有多名業務員,其中,業務骨干李先生每天都會辦理兩三單提取業務,“所有公積金提取業務的咨詢、辦理,您直接聯系他就行”。
在“北京信捷公積金提取中心”鏈接網站中,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官方網址赫然在列。
對于“公積金提取中心”的山寨稱謂,李先生毫不避諱:“這也算我們公司的一個策劃,聽起來像是公積金管理中心下屬單位,比較讓人放心嘛。”他還介紹,公司的服務范圍就是專業提取公積金,收費要比中介公司低得多:提取額度1.3萬元以下(含)統一收費500元,1.3萬元以上按照4%的比例收費,額度超過5萬元,收費比例還可以降至3.5%。
“手續費”超低
原來發票是“借的”
是否真如李先生所說,山寨公積金中心收費比中介公司低得多?
記者日前來到南三環世紀風景小區一家承攬公積金提取業務的中介門店。門店經理武先生介紹,他們也可以開出正規發票,只是開租房發票需要繳納給地稅部門的營業稅必須由開票人自己承擔,主營租房業務的中介代開發票的“稅率”基本是按房租金額的6%計算,在一些熱點地區,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了7%。其中,除去稅務部門規定的按5%稅率收營業稅款項,多出部分則成了中介的“勞務費”。
既然房租營業稅稅率為5%,而李先生所在的“公積金提取中心”卻按提取額度的3.5%收費,開具正規發票,豈不是做了賠本的買賣?李先生對此諱莫如深:“我們是用其他公司的公章開具發票……”
業內人士分析,首先,這類能開正規發票的企業具備營業稅減免的資質,它們也因此成了代辦公積金提取中介的合作對象;其次,有一類企業即皮包公司,通過工商注冊后便大量為他人虛開發票,謀取私利,等到稅務機關發現時已是人去屋空;再有就是利用假發票騙提公積金,上述操作方式的成本都要比中介公司低得多。
主管部門對“違規”提取
暫時沒招兒
針對中介開具未發生實際租房交易“虛擬”合同的性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有關人士認為,房屋租賃合同(經紀成交)網上備案只是對中介提供的租房信息進行登記,不會追查交易各方真實性。
另據了解,各區縣公積金管理審查部門負責對因租房而提取公積金的申請人進行核實,但核查范圍限于市民提交的身份證明、租房合同及發票,只要這些證明真實有效,就無權拒絕放款。
新聞快評
公積金閑置不如試點“還富于民”
公積金“提取市場”的火熱與其說是沾了繳存人提取需求的光,不如說是揩了公積金使用限制的油。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要求,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于職工個人所有。住房公積金應當用于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
一方面,北京公積金大量沉淀閑置。目前北京公積金的沉淀資金約有500億元,在除去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房建設的約209億元外,還有200多億元,保值渠道不外是存銀行、買國債。
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很多買房人使用公積金卻遇到現實的難題:個人租房,很多房主不給開發票,想提賬戶余額,只能自己找黑中介或上面提到的“公積金提取中心”想轍。
作為同等的市場主體,一些城市的政府借款人已經率先試點,征地蓋樓借用了閑置公積金。而作為公積金的主人,“無償”提取出自己的住房公積金或許才是他們眼下最迫切的試點。(記者劉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