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央視《新聞1+1》播出《請照亮孩子腳下的路》,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現在是9點半,昨天晚上的這個時候,8個活蹦亂跳的初中生的生命在一片噪雜的踩踏聲中離我們而去,而直接導致他們死亡的不是別人,而是他們的同班同學,我們先來看看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播放短片)
陳新威 (湖南湘鄉市育才中學教務處主任):
這個事件的后果痛苦無法說出來,看著這些學生平時活蹦亂跳地在我面前,現在一下子沒了,感覺無法體會。
解說:事故正是發生在這段昏暗的學校走廊里,地面血跡依然清晰可辨。昨晚9點10分,湖南湘鄉市育才中學8個班的400多名學生下了晚自習回宿舍,雖然學校有 4個樓梯口,但由于天降大雨,所有的學生都擠到這個離宿舍比較近的樓梯下樓,隊伍前面有兩個調皮的學生將路堵住,后面學生不慎摔倒,驟然引發了擁擠。人與人重疊在一起,發生了慘劇。
那個同學剛開始還大生呼喊著“救命”,后來就聽不見聲音了,我當時根本沒有辦法動彈,更可怕的是,我感到呼吸極為困難,于是我張大嘴巴,通過左邊的一個小空隙透過來的一絲涼風維持空氣。從事故中死里逃生的14歲初三學生小杰這樣回憶當時的一幕。
踩踏事件發生后,受傷學生迅速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救治,但其中8名學生在送往醫院途中已經死亡。經尸檢,鑒定為機械性窒息死亡,在這8名罹難的學生中,有7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年齡都還不到14歲。截至記者發稿時,還有23名受傷學生在醫院住院接受治療,其中有4名重傷學生,但所幸他們已經全部脫離了生命危險。
湘鄉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
現在基本上蘇醒過來了,我們現在用點鎮定藥,因為讓她暫時比較舒適地在那里休息。
記者:當時檢查說,她的肺部出血了,是嗎?
湘鄉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對,胸部擠壓傷很重。
解說:一個晚上,8個鮮活的生命就消失而去,經歷了悲劇的育才中學的老師和學生,今天早晨恢復了上課。一些班級在上課前,還為死難的孩子舉行了一個小小的默哀儀式。
事故發生不到一天,湘鄉市委就決定免去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教育局局長朱清華的職務,育才中學校長葛某也已經被警方刑事拘留,學校的的銀行賬戶被凍結,教學和管理等日常工作也將由市教育局臨時接管。同時,遇難學生的善后工作也正在進行,當地保險公司稱,也會盡快按最高標準為死上者家屬補償,醫療機構也表示,會按當地最高標準對受傷學生補償治療。
主持人:發生踩踏事故的這個育才學校是當時條件較好的一所私立中學,而且當地的教育部門表示,育才中學素來是以嚴格管理著稱,學校的建筑物還有建設都履行了合法手續,在這種條件下為什么還會發生這種事?
白巖松(評論員):面對失去生命的孩子,我想到的是另外三個字,那就是面子、里子和根子。
從面子上來看,正像你所說的,這個學校在媒體的報道上,綠樹成蔭,體育設施很全,包括我們剛才看到最后的幾個鏡頭,你看學校里頭,整個校園的狀況的確很棒。這個教學樓也是一個“回”字型的教學樓,有四個出口,而且現在變成了私立學校,當地有錢的人愿意把孩子送到這兒來,這都是面子。面子看著很好,里子呢?
我今天在看相關的報道的時候發現,學生在講述的時候,后來在黑暗中看到了老師的手電筒,我就馬上在想,難道樓梯間沒有電,難道沒有光亮,這是一個里子的問題。
50多個班,3600個學生,平均一個班級接近70多,這是不是超標,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里子,管理難道沒有老師在樓梯間,那一瞬間去下樓,沒有老師在去做導引,這又是個里子的問題,那么好的面子卻有不堪去分析的里子,這還不是關鍵,還在于根子。
我們的初一、初二、初三的學生晚自習都要上到9點10分才下課,這難道不是應試教育所導致的一種結果?如果沒有最后所有的這么小的孩子就要上到晚自習9點10分,這個災難會發生嗎?所以要反思面子、里子、尤其是根子。
主持人:剛才巖松在演播室里面說,這是一所面子非常漂亮的學校,那這個學校的里子,它的安全設施到底是什么樣,我們來連線一下,本臺正在事發地正在進行采訪的記者謝寶軍。
寶軍,你好。
謝寶軍(本臺記者):你好,董倩。
主持人: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在事發地觀察,這個學校的安全設施是什么樣,比如說在樓梯里,樓道里的照明設施是什么樣的?
謝寶軍:從今天凌晨到今天下午,我先后去過育才中學事發的一號樓梯道,這個地方其實就是剛才正如巖松所說的一樣,這個一號樓道的樓梯間里,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幾乎看不到一盞燈,只有每層樓的走廊上方有一盞非常小的微弱的節能燈。我今天凌晨兩點鐘去采訪,第一次到現場的時候,已經在這里顯得非常的昏暗。
主持人:你剛才說在凌晨兩點的時候,你到現場,你給我們形容一下,那是一個什么樣的照明條件?
謝寶軍:可能就是幾十年前點煤油燈的那種感覺是一樣的,那種昏黃色的,比較昏暗的。還有就是它這個樓梯非常窄,我今天量了一下,大概就是一米四多,一步臺階上,只能站三個學生。
主持人:寶軍,第二個問題。在事發以后,昨天晚上發生的事,今天學校的學生是正常上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上課的時候,是否學校要進行一些心理上疏導?
謝寶軍:對,我也是從校方了解到,今天下午育才學校組織了全校的師生召開了一次追思會。首先,向遇難的8名同學默哀三分鐘,接著專門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輔導,還有就是每一個班現在都已經配備了一名心理輔導員。
主持人:寶軍,這是心理上的。在物質層面,當學校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之后,剛才你觀察,在樓道里那么昏暗的燈光,從今天開始就有所改善?
謝寶軍:這個得到的消息是,他們今天已經開始對樓道,也就是說教學樓四條樓道的燈光進行了一個全面的檢修。我想光檢修還不夠,其實有些樓道,其實就應該按上燈泡,按上照明的燈,甚至應該按上一些應急的燈。
主持人:謝謝寶軍。
我們聽完了以后……
白巖松:出事是必然的。到現在才出事,還得慶幸。因為一個3600名學生的中學,都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幾乎是沒有燈光的樓梯,你能夠去想象之前每次放學的時候,或者下樓的時候是一個什么樣子。
主持人:我們來看,今天官方發的有四條出事的原因。第一條,只有一名學校的值班老師在檢查,在現場。
白巖松:當時我一看我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一半是承認責任,另一半又有點推卸責任的概念。
主持人:這話怎么說?
白巖松:你看這句話是“學校只安排了一名現場看守人員進行安全巡查與現場管理”。他強調的是“安排了”,但是事實上對于3600名學生在學校同時放學的話,一名是等于安排了還是沒安排呢?而且他是涉及到好幾個樓層,別忘了,是從五樓到四樓、到三樓、到一樓。你看他這個檢查事故的原因先強調的安排,其實在我看來等于沒安排。因為涉及到五個這樣的樓層,3600個人的學校,在五個樓層,只安排了一個人,跟沒安排有什么區別呢?但是一下子責任就輕多了,因為學校安排了。
主持人:而且這個人的性質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看門的大爺也很難說?
白巖松:對,到底他在扮演什么角色,當時做了什么,你現在也不清楚。
主持人:我們再看第二條,他說因為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學生本身就是活潑好動的。
白巖松:我覺得學校里頭當把責任推到學生身上的時候,其實是不負責的,為什么呢?因為學生的任何問題,大多數應該是學校,我們以前《三字經》里都有這樣的話,如果要是學生學得不好,應該是找老師的責任。他說學生安全意識不強,自控能力弱,在樓梯間擁擠,是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不對,直接的原因是孩子為什么他的意識不強,為什么自控能力差。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個細節,容易被大家忽略,據我們的記者在前方了解的情況是,這個學校的晚自習是在9 點10分結束,但是學校規定9點半的時候要熄燈。請問,一共僅僅20分鐘的時間,學生要完成洗漱等等,然后倒頭就要睡,因為一會兒就停電了,這20分鐘的時間是不是安全最大的隱患呢?
主持人:而且你剛才反復強調的細節,3600名學生從一棟教學樓里面出來,而且那天下著雨,就一個出口,我們能想象那一天發生什么?
白巖松:接著他就說了第三條。第三個原因是因為下雨,大部分學生涌向與宿舍樓靠近的一號樓梯回宿舍。因為這是一個“回”字型的樓,這個一號樓梯口離宿舍最近,我想請問這個地方是第一次下雨嗎?這是常識,任何一個在下雨的情況下,換你我也不會說我們挑一個離宿舍最遠的門我們出去了,淋一圈雨再回到宿舍,不會這么干的,這又不是第一次下雨。所以這個原因我認為,還是老師和學校管理的問題。
另外一點,剛才我為什么要強調3600,在2005年教育部針對踩踏的事件發生,有很多的痛心的事情,也給學校發了相關的通知。我們看,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請注意,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并安排教職工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3600個學生,在9點10分,在昨天出事的時候是同時要奔向宿舍,只給了他們20 分鐘的時間,沒有分年級,沒有分班級,而且2005年教育部的規定還強調,晚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出現停電或者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害的時候,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說明它必須得有,但是它這兒有嗎?
主持人:第四條它的事故原因恰恰是沒有這個應急設施。
白巖松:對,學校沒有開展過類似應急演練,也沒有在樓梯間安裝應急燈和警示標志,可是教育部2005年明確下過文,請問教育部的權威或者說我們一件事情出了災難之后,馬上出來相關整改,可是不落實的話,它跟沒有有什么區別呢?難道又用了8條生命去提醒教育部再發一條2005年曾經發過的通知?
主持人:巖松,我們來看一下,就是從2002年開始,學校發生的踩踏事件都是什么原因,2002年的這一次是因為樓道樓梯處照明等損害,很相似,這是一個。2003年是學生不慎踩空發生擁擠,這似曾相識。
白巖松:缺乏疏導。
主持人:2003年。
白巖松:2003年是學生停電,依然是因為腳下沒有光亮。
主持人:再看2005年,僅有一個樓道沒有老師疏導,跟今天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2006年也差不多,有一個學生……
白巖松:但這也同樣是,如果有系鞋帶是需要有一個過程,如果要是有老師疏導和旁邊管理,不至于她一把就能拽開。
主持人:2009年11月剛剛不久,一樣的。
白巖松:就是非常相似。所以說我們不能又用了8個孩子的生命讓教育部去下發一個跟2005年一樣的,而且教育部也會感到很痛苦。我2005年下發完了以后,學校沒有具體執行,我仔細地看了一下,教育部的2005年通知很細,一、二、三、四,這真是由于災難所導致的反思的一些東西都落實到了,包括應急燈要求等等,要求必須每年要進行相關的安全演練,可是你在剛才我們看到的面子很好的學校里頭,沒有這個里子。
主持人:剛才我們在演播室里面分析了發生這件事的面子和里子,發生這件事的根子到底是什么?我們的節目稍后繼續。
(播放短片)
解說:今天在湘鄉市育才中學學校門口,依然貼著學校中考優異成績的大紅喜報,一面是踩踏導致8名學生死亡的事故地點,而另一面,媒體報道勾勒出這所中學在當地頗有知名度。
創辦12年,湘鄉市育才學校始建于1997年,是一座經湘潭市教育局審批的,全日制民辦完全中學,雖然是私立中學,學費比當地公立學校高,但學校教學條件好,師資力量雄厚,校園占地120多畝,現有固定資產2988萬元,在校52個班,共有學生3626人。
記者:這所學校在當地是一所很熱門的學校嗎?學生多嗎?
章玉(湖南省湘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對,多,因為育才中學它建之前,就我們東山學校附近,它是依托東山學校的一個民辦學校,以前實際上就是東山學校的一些老師,到育才那邊要兼任一些課,所以師資資源很好,應該說在前幾位,每個班初中應該是五六十個人。
解說:據悉,湘鄉市育才中學教學嚴格,今年5月,就有市民在湖南在線的民聲直通投訴,育才中學學校半個月才放一次假,而不是每周放一次假,補課現象嚴重,踩踏事故發生時,就正是晚自習下課的時間,當時天下大雨,孩子們為了早點會寢室都急忙涌出。
據悉,發生事故的教學樓是學校自己的,不是租用的,建筑質量沒問題,教學樓大體呈“回”字型結構,大樓四個方向都有樓梯通達一層,發生事故的樓梯口離學生宿舍最近,所以事發當晚,學生都選擇這個樓梯。
謝寶軍:我們不妨量一下,它到底有多寬,這是一個60厘米的尺子,我們量一下60(厘米)、1米2、1米5都不到,我們來做這樣一個比方,假設每一個臺階里面同時行走三名同學,這一層是24個臺階,這一層最多可以容納72人。
解說:8個班,412名學生一同涌向教學樓的一樓和二樓間,面積只有3到5平方米,水磨石樓梯沒有防滑設施,也沒有安裝應急燈與警示標志,于是,悲劇發生了。
記者:據您所知,這個學校平常有沒有校園安全的教育?
章玉:他們都有,比如說每人都有一本安全手冊,中學生都有,相關一些學習也進行過,不過有可能肯定還是有些疏忽了,小孩子又好玩,沒有意識到那種危險性。
解說:今天我們的記者走訪湘鄉市育才中學的部分學生,他們表示之前沒有參加過任何緊急疏散訓練。
主持人:參加晚自習的學生是初一、初二、初三都有,你要說初三,他面臨考學能夠理解學到這么晚,你說初一的孩子為什么要上晚自習?
白巖松:所以,我看到這一條的時候,我就非常的痛苦。我覺得可能是兩種原因,第一個就是普遍存在的這種現象,也許現在身為父母的人是知道的,其實現在在很多的地方中學里頭,從初中開始都要晚上很晚才能夠回家,我很驚訝,但是驚訝完了之后,又適應了,因為走到哪兒都這么說。
比如在沈陽,最好的學校初一的學生晚上8點50才放學,之后父母還要給他報班等等,你可以想象,一個初一的孩子,就已經開始過上了8點50才能夠放學,還不是住宿的。然后,在長春,在全國的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在這個學校你也看到了,我們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是9點10分的時候晚自習才下課。這里又涉及到了初一、初二、初三,我們就想反問一下,孩子還有業余時間嗎?它是9點半就要熄燈,就寢了,他沒有時間去看電視,沒有時間去玩耍,完全是在這兒學習,這是應試教育必然帶來的一個結果。
還有另外的一點,可能另外的因素,既然是住宿的孩子,學校怕不好管理,把孩子都弄到班級里去上晚自習了,然后9點10分才下課,但是不管怎么樣,苦的還是孩子。
主持人:你剛才說了,你覺得讓學生學到這么晚的根源是不是歸結到應試教育?
白巖松:我覺得根源就在于應試教育和現在各個學校能夠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的,他自己全部用力的地方,也都在一個我能夠應試,我的升學率很高,因為在今天的這條新聞里頭,我相信細心的人看到了記者的一個仿佛的顯比,什么樣的顯比呢?在學校的外面還貼著大幅的橫幅,上面還在強調著今年學校考生的優異狀況。也就是說現在到任何一個地方,開學不久很長一段時間,你都能夠看到好學校在跟外界強調,我這兒今年考了多少個大學生,我這兒考高中考得多牛,幾個狀元在我這兒。因此,現在學校能夠去更多地去掙錢,更多地吸引好的生源等等,都在于我會考試,因此它就變本加厲地,更加要讓學生完全犧牲自己的時間,把他變成一個考試的機器。所以國家從總理到教育部,到社會各界的都在強調,素質教育,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學校正在背道而馳,已經到了初一的學生都要9點10分才要離開班級的時候了。
主持人:對于這樣的私立學校來說,如果能夠有好的生源的話,它的升學率當然要放在第一位去考慮,但是如果把升學率放在第一位去考慮,是不是安全教育隨之也就放松了?
白巖松:我認為在所有的上學的過程中,學校一個,幼兒園一個,其實在相當程度在代行父母的職責。你我都一樣,剛才節目一開始之前,我們倆還說過,身為父母之后沒法看這樣的新聞,看完你揪心。因為你一天當孩子上學,上幼兒園之后,你有很多的時間,你是心余力不足,你是相信老師,相信學校,相信幼兒園,在替你代行父母的職責。張小鳳,臺灣的作家,我永遠忘不了他那篇散文,在他的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時候,他面對著孩子的背影,他就寫了一篇散文,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把孩子交給你,明天你會還我怎樣的一個呢?”那個你指的是社會。
當你看到今天這樣的一個新聞的時候,在應試教育的時候,孩子已經被壓榨到了連自己的時間都沒有,這還是一個方面。安全都不被保障,你想象一下,9點10分下課,9點半就要熄燈,就要就寢,孩子們沒有業余時間,更可怕的是,他失去了一種安全,然后8個孩子的生命付出代價。
主持人:哪怕我們退一萬步來說,就在目前無法改變應試教育的情況下,能不能在此基礎之說,加一點安全教育?
白巖松:我覺得不能退一萬步,這個東西要不能退了,不能再退了,已經無路可退了。我覺得現在各地的地方教育,包括這一次,今天就迅速處理了教育局的領導,包括學校的校長,我覺得還不夠,各個省都應該趕緊去查看。我們初一的學生,能不能晚自習就上到7點半,初二的學生能不能頂多到8點就收了,初三的學生,我們可以上到9點。這樣就自然形成了教育部在2005年所強調的錯峰,把這個峰給錯開,他就不用趕著一起去離開,不管是8個班,還是52的班,或者也面臨這樣的情況,他在下午也面臨這樣的情況,同時要去放學。所以我覺得,要給孩子透氣,這個透氣不僅僅是身體健康,還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