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21:10左右,湖南省湘鄉市育才中學發生學生踩踏事件,造成34名學生受傷,其中8人死亡。8日,相關方面對湘鄉市(縣級市)教育局局長朱清華予以免職處理,同時對育才中學校長葉繼志和另一責任人實施刑事拘留。
湘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章玉表示,將堅持做到用足用夠國家法律政策,堅持做到城鄉統一標準,堅持做到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對死難者家屬進行經濟補償。“是補償,不是賠償。”她強調,因為這是一起意外事件,而不是責任事故,因此不存在賠償。
育才中學是湘鄉市教學質量較好的一所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在當地具有相當不錯的口碑。CBN記者發現,育才中學的股東中至少有一人是湘鄉市教育局原主要領導。
沒有燈的狹窄樓道
湘鄉市關于此次踩踏事件的新聞通稿稱,引發踩踏事件的原因是“學生們在下樓梯的過程中,因一人跌倒,導致擁擠”。
當時正值晚自習下課,由于下雨,平日分四個樓道下樓的學生涌向同一個樓道。據了解,當時至少有8個班的400多名學生擠到靠近學生宿舍一頭的樓道。
據部分學生回憶,在四樓時就已經發生了擁擠,但沒人出面維持秩序。最初被擠倒的是一名女學生。“我聽到有老師在大喊‘不要擠了’。”一名參加了當時救援的老師回憶道,當時值班的老師不多,一個老師根本無法制止這種擁擠。隨后,他聽到了學生的喊叫。當他從一樓往二樓跑的時候,看到了滿樓道都是人,“坐的坐,躺的躺,已經有血跡了”。
這名老師回憶,當時只有四名老師在搶救學生,但由于過于擁堵,壓在下面的學生拉不出來,同時,由于缺乏搶救經驗,對拉出來的受傷學生,并未進行人口呼吸,只是部分采取了掐人中、捶胸口等搶救措施。
CBN記者在育才中學看到,發生踩踏事件的教學樓樓道極其狹窄,寬度不超過1.5米,最多只能同時容納三個人并排站立。同時,整個樓道沒有一盞燈。
據湘鄉市宣傳部介紹,踩踏事件造成34名學生受傷,其中8人在送往醫院途中已經死亡,經尸檢,系機械性窒息死亡。
宣傳部的介紹稱,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與學生家長取得了聯系。但一陳姓遇難學生家長告訴CBN記者,他是在12月8日凌晨1點半接到醫院保衛科的電話才獲知兒子遇難的消息。
湘鄉市方面將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總結為:一是學校只安排了一名現場看守人員進行安全巡查與現場管理,難以監控全部下樓梯學生;二是學生安全意識不強,自控能力弱,在樓梯間擁擠,是導致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三是因下雨,大部分學生涌向與宿舍樓靠近的一號樓梯回宿舍,造成一號樓梯人流量增加,導致事件發生;四是學校沒有開展過類似應急演練,也沒有在樓梯間安裝應急燈與警示標志。
對于上述總結,一些家長對將直接原因歸咎于學生安全意識不強,自控能力弱表示不滿。
班級人數超標
育才中學在湘鄉市有較高聲譽,一度以管理嚴格著稱。
湘鄉市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顯示,育才中學始建于1997年6月,1997年開始招生,是一所經湘潭市教育局審批的全日制民辦完全中學。校園占地120多畝,現有52個班,共有學生3626人。
上述材料顯示,育才中學每個班的平均人數達到了70人,而記者從湖南省教育廳了解到,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小學的班級人數都有過相關的規定,特別是今年,湖南省要求中學班級人數一般應控制在50人以內。如果按此比照,則育才中學班級平均人數大大超標。一些家長告訴CBN記者,有的班級人數實際上還不止70人。對此,有家長質疑,如果不是人數超標,或許不會引發如此嚴重的擁擠。
CBN記者了解到,創建之初,育才中學只具有開辦初中教學的資格。與之相呼應的一個背景是,湘鄉市中學改革過程中,很多原來的完全中學被分成初中部和高中部。育才中學創辦時,正值此輪改制風潮,與其相鄰的湘鄉市重點中學東山學校初中部也在此過程中面臨改革,因此,坊間一直將育才中學視為東山學校的初中部,在其早期的招生過程中,也或明或暗地表示過學校主要師資來自東山學校。
在采訪過程中,章玉向CBN記者證實,湘鄉市教育局原主要負責人葛某是育才中學的股東。
12月8日上午,湘鄉市委作出了免去朱清華湘鄉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局長職務的決定。同時,因涉嫌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對育才中學校長葉繼志、政教處紀律干事彭和良采取刑事拘留,并對育才中學的銀行賬號進行凍結,湘鄉市教育局對育才中學的教育教學進行臨時接管。
截至12月8日晚17時,26名住院學生中,昏迷的兩人已經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