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性原油價格暴漲,節節攀升的高油價沖擊波已經為車市帶來了一絲寒意。
毫無疑問,高油價向來是汽車業發展的大敵,越來越高的能源價格支出,嚴重制約著汽車消費的意愿。
但事物總有兩面,高油價的另一面也是對于新能源汽車研發、推廣、商用的最好刺激,在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汽車成為絕對明星就是明證。可以說,目前超高的油價正在推動新能源車快速入市。
新能源汽車蓄勢待發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成品油價格連連走高,市場普遍看漲,令不少“有車族”感慨“買車容易養車難”,也令想要購車的消費者“裹足不前”。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汽車消費市場的擴大,我國的石油消費量也越來越大,而汽車行業是用油大戶之一。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過1800萬輛,如果以每車年耗油1.5噸計算,成品油需求就達到2700萬噸,折成原油需求為4500萬噸左右。
2月中旬,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約每桶85美元,而目前已經上漲至110美元左右,兩個月間,油價漲幅超過30%。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再次調高成品油價格,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的汽油進入“8元時代”。
在此背景下,剛剛拉開帷幕的上海車展上,新能源汽車成了絕對的明星產品,不論是國內六大汽車集團還是來自美、歐、日、韓的國際汽車巨頭,展品中新能源車必不可少。從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到純電動汽車,各種技術路線的新車、概念車層出不窮,而且很多都已進入“準生”狀態,觀眾作為潛在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關注普遍增加。
而近期國際咨詢機構德勤的一項調查表明,隨著油價上漲,中國有一半消費者愿意嘗試新能源車,而美國這一數字為12%、歐洲為16%、日本為4%。而且調查顯示,如果油價突破每升10元,中國受調查者的66%,會對新能源車非常感興趣。
油價對國內車主壓力確實不小。從事行政工作的滕靜說,93號汽油從去年3月份的每升6.61元一路漲到了7.79元,相當于現在加滿一箱油要多花70塊錢。“以前聽說油價‘10元時代’或將來臨我還不相信,破‘10’了我也差不多要換車了,要么小排量,要么混合動力。”
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的調查也顯示,目前的油價水平已經超過大部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而對油價的看漲預期更是可望成為刺激不少消費者轉而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導火索”。
對小幅超過心理預期的油價水平,盡管大部分消費者依然選擇了小幅減少開車次數,以維持油價總支出的平衡。但是,高油價已經使得近兩成消費者正式考慮換購,或者增購小排量或新能源汽車。
高油價促新能源汽車加速入市
能源價格飆漲將刺激替代能源技術的研發速度加快,推動新能源技術應用進程加速,這在業界已是共識。也就是說,高油價的“倒逼”作用已開始顯現。
節能降耗、綠色環保,這是大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配套設施的價格相對傳統能源汽車來講依然較高,但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走下展臺“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未來的幾年中就可能實現。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從技術上“能用”階段,漸漸步入了適合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可用”階段,并開始面向有市場消費意愿的“敢用”階段,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或近在眼前。
市場研究機構思緯大中華和韓國地區汽車行業董事總經理克勞斯介紹,目前,從技術方面來看,混合動力汽車在技術上已基本成熟,具有可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條件,而電動汽車在技術上也已基本成熟,但燃料電池汽車仍處于研發階段。
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院長馮曉預測,盡管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幾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在未來的3-5年,新能源汽車可望達到5%-10%的市場份額。
“經過上海世博會對新能源汽車的展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和認知已經達到了新的水平,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已經是大勢所趨。”馮曉說,“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突破目前量少價高困局的‘離心力’,一旦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的數量達到一個臨界點,無論是汽車本身還是其配套設施和零件的價格都將會有一個明顯的下降,新能源汽車將銳不可當。”
經過世博會上千輛各種技術路線、各種應用的新能源汽車高強度、高適應性的示范應用,上汽已經在這次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車示范應用中取得難得的經驗和數據。在車展上,該集團負責人表示,未來新能源汽車前景非常看好,包括節油率超過50%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完全能被消費者接受。
應多管齊下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專家建議,要從降低價格、打造完整的配套設施和零部件產業鏈、提升宣傳力度等方面多管齊下,利用油價高企的契機,發展新能源汽車。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依然超過同款型傳統燃料汽車的20%,這個價差對普通消費者來講還是有點大了。”同濟大學汽車專家陳明說,“要讓車價‘平易近人’,需要政府加大對新能源的技術和資金扶持力度,鼓勵和幫助高校與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商用化。”
專家建議,政府不僅要對新能源汽車本身進行價格扶持,還要對上下游的相關產業予以相應的幫助。“比如,關系到充電式汽車能否成功實現商用的充電站布局和建設問題,就需要政府部門主導來協調和解決。”
清華大學副研究員仇斌指出,多能源交通體系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是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首先,技術還不成熟,例如純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電池活性很大是個威脅;其次,使用、維護的相關配套服務做得也還不夠;另外成本高、價格高也是其目前推廣的一個阻力。“如果突破了這三大阻力,新能源汽車上路會非常快。”
此外,就目前新能源汽車還缺乏系統行業標準的情況,專家對即將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寄予厚望,希望能看到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促進行業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