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9時19分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昨天發布《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要求最大設計總質量在3500千克以下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銷售時必須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
相關情況連線中央臺記者趙明明。
主持人:明明,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這項管理對于普通消費者有什么意義?
記者:按照工信部規定,從明年1月1號起,輕型汽車在銷售的時候,都必須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并標注汽車在市區、市郊、綜合這三種工作狀況下的燃料消耗量。而且標注的數據必須是在國家指定的檢測機構,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測定的數據。
其實一直以來,買車人都很關注汽車油耗。但是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自己的車實際的耗油量究竟是多少。這主要是因為現在汽車廠家公布的油耗水平,基本上是對他們比較有利的理論油耗或者等值油耗,而且不同廠家公布的數據還采用不同標準。而這個管理規定出臺后,汽車油耗的多少將不再由廠家說了算,而是有了統一的國家標準。應該說,這樣更有利于我們普通消費者對車輛的真正油耗和節能性進行判斷。
主持人: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增長帶來的能源和環保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一規定的頒布與節能減排有沒有關系?
記者:其實工信部這次發布的《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是汽車產品節能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希望通過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制度的建立,向消費者提供燃料消耗量信息,從而引導消費者購買低油耗節能汽車,促使汽車制造商開發更加節能的車輛,推動汽車節能技術的發展進步。從長遠來看,這項規定對于對加快我國汽車工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節能減排會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