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任宏) 在外用餐的人都對經專業公司消毒后塑封的套裝餐具非常熟悉,但因缺乏相關行業標準使得餐具消毒企業長期以來魚龍混雜。昨日,記者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北京首部《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企業衛生規范》開始在網上征求意見,餐具消毒企業的選址、人員健康、給排水等有了明確的要求,目前從事消毒的“黑作坊”將被攔在門外。
市政府相關部門此前在對中小餐館衛生專項檢查中發現,餐具消毒柜形同虛設是中小餐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相關檢查的有關負責人介紹,有些餐廳的消毒柜雖然擺滿碗筷,但早已因損壞無法使用,相當數量餐廳的消毒柜只是應付檢查的擺設。為保證消費者食用安全,今年3月,政府部門要求將不具備消毒條件餐廳的餐具,集中回收給專業的消毒企業集中消毒。
使用消毒公司統一清洗消毒的餐具,餐館經營者不但可以節省一部分相關人工、水費等,還增加了向食客收取使用消毒餐具的收費項目。目前餐廳使用消毒碗筷普遍向消費者收費1-2元,一般商家每月由此可增加千元以上的收入,致使越來越多的中小餐館選擇使用收費消毒餐具。于是,催生了一些餐具消毒黑作坊借機斂財,向市場提供衛生不合格的消毒餐具,餐具消毒質量、集中消毒的行業規范問題不容忽視。
首部《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企業衛生規范》征求意見稿,對餐具集中消毒企業的工廠設計以及衛生設施等提出要求:廠區選址應遠離粉塵、煙霧、灰沙、有害氣體、旱廁等污染源25米以上;清洗間、消毒間、包裝間總面積不應小于300平方米;從業人員(包括臨時工)應接受健康檢查,并取得體檢合格證,方可參加餐具消毒工作,這些具體規定將不具備條件的“黑作坊”擋在餐具消毒行業外。
另外,餐具消毒工廠所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應采用清洗與消毒一體的設備,清洗溫度不低于85℃;產品包裝應在專間內進行,應有獨立包裝,消毒后的餐具應采用熱收縮膜機械封裝,應采用機器封裝筷子,防止異物帶入產品;在餐具獨立包裝上標注餐具清洗消毒企業名稱、生產地址、聯系電話、消毒日期及保質期限等內容。
消毒后的餐具感官要求應達到光潔干凈、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無異物,并在專用周轉箱中存放;運輸車輛應密閉,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混裝、混運,運輸已消毒餐具前應對車輛進行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