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到來的12場奧運會足球比賽,上海賽區如何保障參賽人員的食品安全?9日,奧足賽上海賽區辦公室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部部長謝敏強說:“上海將對奧運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屆時,運動員吃的每一棵青菜都可查出是哪一塊地種出來的。”
他說,奧運食品的安全工作要求是“點對點、可追溯、平行檢測”:“點對點”就是食品從原料生產地直接運往運動員下榻賓館,不經過市場流通環節;“可追溯”意味著生產、運輸過程全程監控,如發現問題,一切都可追根溯源;“平行檢測”就是在產、供、運各個環節都要進行相關檢測。
作為奧足賽的4個協辦城市之一,上海將在8月7日-22日承擔12場足球比賽,涉及參賽隊員、裁判員和官員共有740多人次。9日,賽區辦公室在此間進行了奧運食品安全保障的實戰演練。
目前,通過對土壤、環境、加工設施等各指標進行甄別之后,上海共確定了20多家農副產品生產企業,作為奧足賽上海賽區食品的定點供應單位。
奧足賽上海賽區辦公室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部副部長顧振華以青菜為例,向記者描述了奧運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
他說,青菜從地里收上來后,就進行農藥殘留物的快速檢測。在從農場運往賓館的途中,都由專人、專車在專門的線路上運輸,車上還會貼上質檢部門的封條。在賓館接收現場,生產企業及公安、農委、食藥監等部門聯合進行現場搬運監督,再經過相關檢測后送進賓館倉庫。隨后,在青菜出庫、進入廚房到端上餐桌等各個環節,也都有詳細記錄。在這過程中,一旦發現有“可疑”的青菜,就會迅速追根溯源查明隱患。
此外,上海賽區還增加了豬肉等動物源性食品中食源性興奮劑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