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學東 宋西林 王 珊)2月16日,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透露,在2011年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該局就連續中標了漢江航道整治工程、葛洲壩船廠滑道工程、洪湖碼頭工程等5個項目,簽約金額達2.5億多元,實現了“十二五”開門紅。
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認真研究中游河段維護水深提高到3.2米后的新情況與三峽工程175米蓄水后的新問題,主動提高保暢設備能力,投入500萬元對國內第一艘吸盤式挖泥船——“吸盤1號”實施了升級改造;針對可能發生的庫區地質災害造成礙航情況,積極開展了應對疏浚船舶設備的選型研究。該局科學有效地完成了蘆家河鵝卵石河床、江口水道,以及中游周公堤、牯牛沙等水道的應急施工任務,有效確保了中游航道安全暢通。
堅持“多元發展、規模經營、適度擴能、注重效益”發展思路,牢牢把握市場新機遇,繼續做大、做強、做優工程經營。他們牢記服務長江水運的光榮使命,爭當長江航道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優質高效地完成了牯牛沙、枝江水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并在各項目開展了“優質廉政示范工程”建設;順利完成了武漢綜合碼頭的施工,成功進入鐵路大橋建設施工領域;加強與國內有實力、講誠信的大型企業的戰略合作,積極探索新的經營模式。
近年來該局高度重視自主創新與科研立項工作,由該局科研人員實施的《長江航道整治順水流沉排施工工藝和船機設備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標志著該工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鋼絲網石籠墊護坡質量和進度控制》榮獲“2010年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稱號。同時,該局注重加強對碼頭、特大橋、環保疏浚等領域的施工技術研究,大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其中多篇論文發表于《水運工程》、《船海工程》等核心期刊,科研成果在生產經營實踐中的貢獻率不斷提高。《中國質量報》
張學東 宋西林 王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