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惜純
傳統的人參店,其銷售目標都是中上層人士。但香港有一家花旗人參店,推出了“1元超值銷售”法,他們把原定價100元左右的每包參類商品,分拆成一個個小包裝,且每包只賣1元錢,每位顧客每次只能買1包。這樣,即便再窮的顧客,也能買得起高檔的商品。而富有的顧客也愿意這樣少量多次地購買。很快,不同層次的顧客都成了這家店鋪的銷售目標。
后來,這家店鋪又推出了1元500克的蜜棗,1元1只的當歸……漸漸地,光顧這里的客戶經常要排隊十幾分鐘,才能輪到自己交款。事實上,精明的顧客都知道,這里的1元商品都是物超所值,店家賣的這些商品,其實是虧本銷售。
而這家店鋪總的銷售情況是,雖然“1元商品”虧本了,但“超值1元”的方案吸引了更多的顧客,人們紛紛搶購這種商品,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其他商品的搶購。
為了吸引顧客進店,其實有很多門店的老板想出了很多辦法。比如,美國一家餐廳在門前擺放了一只大大的啤酒桶,上面寫著大字:“不許偷看!”顧客伸頭去看,看到啤酒桶里放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本店啤酒6折促銷,歡迎品嘗。”這是利用顧客的好奇心吸引客戶進店。
在某小學校門口一家經營兒童玩具的店外,孩子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一個玩玩具的成年人看熱鬧。只見他不斷變換玩的花樣,讓圍觀的孩子不時發出鼓掌聲和叫好聲。成年人玩過幾個花樣后,也不說話就走進了他的小店,孩子尾隨而入,一會功夫就有幾個孩子手里拿著他剛才玩的玩具走出了店門。這是通過路演的方法,讓目標顧客兒童體驗到產品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進店購買的欲望。
怎樣的方式是顧客需要和能夠接受的?這檢驗著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與智慧。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同的消費水平,客戶對超值的理解和要求是不一樣的。而超值1元銷售的精髓就在于:虧一樣,賺多樣,吸引多渠道顧客。
作為店鋪經營者,永遠需要關注兩個問題:一個是顧客對商品促銷價格的接受能力,即以什么樣的方式促銷才能引起顧客的注意;另一個則是自己店鋪的品牌吸引力,即如何讓越來越多的顧客知道自己的店鋪,對其產品或服務產生好感,進而進行重復購買,從而維系客戶忠誠度。《中國質量報》
王惜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