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青
馬來西亞有一種鳥類叫蒼鷺,這種鳥覓食的辦法很奇特。每當它肚子餓的時候,便會在一片沼澤地的上空盤旋幾圈,然后在一個岸邊停下來,瞪著眼睛,注視水面。一段觀察以后,它便會飛到草叢里捉蟲,捉到一條,便將其叼起投放到剛才觀察的水域,然后再捉蟲再投放……如此反復多次后,一個可喜的現象發生了,許多小魚扎成堆在那片水域里等待天空掉下來的小蟲。當蒼鷺發現小魚扎堆后,便飛到岸邊折一根草桿,然后同樣投放在這片水域里,小魚以為草桿也是小蟲,便爭先恐后地搶奪草桿,可草桿堅硬不柔軟,況且隨著魚兒泛起的水花來回漂,魚兒根本無法吞下它,最后導致搶奪的魚越來越多。這時,蒼鷺會從岸邊悄悄地下水,靜靜地看著魚兒往那堆里扎,然后瞄準一條從它身邊游過準備去搶食的小魚,迅速將其叼住吞下。幾條魚下肚,蒼鷺吃飽了,它便會悄悄上岸,輕輕飛走。
馬來西亞一位學者在描述蒼鷺捕魚的現象時提到3個細節:一是蒼鷺通過細心觀察找準位置后不是瞬間起飛;二是扎堆的魚兒應該最好捉,可是蒼鷺從不沖過去,而總在魚堆遠處等待;三是蒼鷺吃飽任憑魚兒怎么搶食草桿,它堅決飛走不留戀。這位學者認為這是蒼鷺的智慧,不讓魚兒留意到自己,以便于更好地捉魚。為這個結論,他做了實驗,把一只喂飽的蒼鷺放在一片有許多小魚的水池里,蒼鷺千方百計想要離開這里……
蒼鷺捕魚的3個細節折射出了一個成功智慧:成功需要注意細節。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6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6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6遍,第二天可能擦6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5次、4次、3次,到后來,就不了了之。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是一個比較難的事。豐田汽車社長認為其公司最為艱巨的工作不是汽車的研發和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一根繩索的擺放,要不高不矮、不粗不細、不偏不歪,而且要確保每位技術工人在操作這根繩索時都要無任何偏差。
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地執行。要成功,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