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青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飛機在空戰中使用機槍有一個難題:機槍子彈的射速是每分鐘600發,而飛機螺旋槳的轉速是每分鐘1200轉,沒辦法使子彈鉆過旋轉的螺旋槳射出來。1915年2月的一天,發生了一件令德國空軍始料不及的事。
4架返航的德國雙座飛機發現一架法國單座飛機向他們飛來,德軍飛行員對這架法國飛機孤軍深入的舉動頗感好奇。突然,從法國飛機旋轉的螺旋槳中迸發出黃色的火焰,一架德軍飛機被擊落。在德軍飛行員的驚愕中,法國飛機調轉機身又吐出一股黃色火焰,另一架德國飛機開始爆炸燃燒,其余兩架德國飛機落荒而逃。德空軍也不會相信:射速每分鐘600發的機槍子彈能從每分鐘1200轉的雙葉螺旋槳中鉆出來,一時德國空軍竟不敢與協約國空軍開戰。幾個星期后,偶然的一件事揭開了法國螺旋槳的秘密。
這天,法國著名的特技飛行員羅朗·加羅斯駕駛的一架莫拉內獨座飛機因油管阻塞、發動機熄火,迫降在德國戰線后面。德軍這下大開眼界:一挺霍奇斯基機槍裝在飛機的座艙前面,徑直向木制螺旋槳瞄準,面向槍口的葉片上附加一層楔形的鋼片,使可能打在螺旋槳上的子彈改變方向。加羅斯已用這種“新奇技術”,擊落了6架德軍飛機。
連續射擊的機槍子彈怎樣鉆過高速旋轉著的螺旋槳,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在人們的觀念中,很大的難題解決的辦法一定也很難,采取的措施一定很復雜,設計的學問一定很深奧,能擔此重任者一定是大家。然而,法軍充分發揮創造性的想像力,竟用簡單的辦法創造了奇跡。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