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 亮 本報記者 孫中杰 宋曉霞
“過去采用事后分析、過程倒推的方式,通過抽檢和市場反饋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再進行分析解決。這樣做一是無法實現(xiàn)質量的過程控制,亡羊補牢,管理被動;二是生產線較長,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無法快速準確地找出問題,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三是產品最終質量雖然正常,但過程中存在隱患卻不能發(fā)現(xiàn)!编嵵菥頍煆S質量管理部主任顧亮向記者介紹道:“現(xiàn)在,應用統(tǒng)計過程控制(SPC)技術不僅實現(xiàn)了產品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還起到了全員參與的管理效果!
據介紹,質量管理解決方案(QMAX)管理平臺是應用SPC技術,把生產過程各重點工序中涉及的多個關鍵指標參數,通過數據采集,以紅黃綠三色波形圖呈現(xiàn)在信息終端,每個崗位員工都可隨時觀察各項數據的變化,參與質量管理。以水分為例,每間隔1分鐘便提取一次數據,在圖上繪制出一個點,多個點的連接線代表水分高低趨勢。操作工可根據相應處理流程對圖中顯示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點落在綠色的區(qū)域代表一切正常,在黃色區(qū)域則代表可能存在問題需要查看,在紅色區(qū)域則表示出現(xiàn)了影響質量的情況,需要停機檢查或報告。
為配合QMAX系統(tǒng)使用,鄭州卷煙廠質量管理部門制定了《預警報警處理流程》和《免責流程》。當出現(xiàn)質量波動時系統(tǒng)自動彈出對話框,顯示應該進行的流程,操作工便可根據提示直接進行操作,不用再浪費時間、耗費精力查找問題和考慮如何處理,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處理,使質量缺陷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最低。同時,制定了質量控制的3級預警制度,針對不同質量問題明確了從操作工、工藝員、質檢員到質量調度、中層管理人員的職責,以及應該在規(guī)定的時間要求內采取哪些措施,使每個質量缺陷從發(fā)現(xiàn)到解決再到建立長效機制形成管理閉環(huán),各崗位之間工作接口平滑、流程順暢,極大提高了質量管理的效率和工作質量。
為了能更好地利用這些數據,鄭州卷煙廠在原有系統(tǒng)功能基礎上開發(fā)出缺陷經驗庫模塊。“相同的質量缺陷在不同的班次、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處理方法,這就會造成質量控制存在差異。缺陷經驗庫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現(xiàn)了質量管理從人工經驗向科學決策的轉變!眳⑴c系統(tǒng)開發(fā)設計的質管員鮑文華道出了缺陷經驗庫的實際意義。
據了解,運用SPC技術進行質量管控以來,市場抽檢合格率均達到了100%。尤其是2009年在國家局市場抽檢中,獲得4個100分的好成績,卷煙質量標準差也由原來的23毫克降低到目前的19毫克左右!吨袊|量報》
梁 亮 本報記者 孫中杰 宋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