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牌子上標的60元只是給你的回收款,再買東西還可以享受10%的優惠。”在北三環的一家賣場,銷售人員不停地給前來咨詢的消費者解釋。雖然門口的標識牌上對于國家政策的解讀已經非常詳盡,但消費者還是有這樣那樣的疑問。
根據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具有北京戶口的消費者交售舊家電購買新家電時,可在電視機、電冰箱(含冰柜)、洗衣機、空調、電腦這五類中任意選擇,不需要一一對應。同時,換購的新家電不受生產廠商、品牌、價格的限制。
“成交價必須是‘折后折’。”北京市商務局服務交易處處長唐永宏表示,市發改委有專門的價格管理部門,如廠家私自抬價的話,該部門會出面予以管理。
昨日,有企業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可先行“砍價”,在最后開票之前出示以舊換新憑證,再享受9折優惠。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由于補貼款是由政策財政支出,廠家在這個過程中“玩貓膩”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據記者了解,前期有很多企業已經自行啟動了“企業版”的以舊換新。唐永宏表示,這與政府補貼并不沖突,但企業必須保證價格的透明度,是在打折以及政府補貼之后,再進行補貼。
本周,記者在賣場走訪時發現,很多廠家的銷售人員自己對政策都沒理解。在多家企業的展區,記者詢問是否可以參與“以舊換新”時,銷售人員表示,只有部分產品參與,而且特價機不參加活動。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唐永宏表示,只要是中標企業,所有的產品型號都必須參加“以舊換新”。而且,換購數量上也沒有限制,“一次換十臺電腦也可以”。“黃牛有可能會出現。” 唐永宏坦言。但他也表示,政府部門有監控機制,比如換購人的身份信息等,交售舊家電與購買新家電的單位名稱和個人姓名必須一致,如果此身份信息連續多次出現,政府部門會對其進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