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業務未來
外界對豐田金融案的關注不僅僅是個人信貸業務返點的問題,而是它所代表的整個第三方業務。豐田金融涉嫌商業賄賂一事,給整個經銷商第三方業務的合法性蒙上了陰影。
在現在經銷商經營模式中,金融、保險、精品等都屬于第三方業務。據熟悉經銷商運作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一般來說,經銷商的盈利比例為4:3:3(即銷售、維修和第三方業務各占的比例)。
但是,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情況下,銷售環節對利潤的貢獻越來越少,甚至是虧本賣車。經銷商都對第三方業務加大了投入力度,以此作為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從現在的收入規模來說,占的比重還不大,但是潛力很大,是業務發展的重點。”一位經銷商表示,未來,經銷商的盈利比例將會變成2:4:4的結構。
在美國等成熟汽車市場,賣車基本無利可圖,利潤基本集中在維修和第三方衍生業務上,在我國,第三方業務是發展的方向。
據經銷商介紹,目前按揭客戶的比例并不高,不到20%,代辦保險帶來的收益其實更高、更穩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保險才是真正的壟斷經營。一般來說,每個經銷商都會對各家保險公司的返點以及其他條件進行對比,只選擇一家條件最優惠的保險公司合作。這樣,消費者只能選擇與經銷商合作的保險公司。
據不愿透露姓名的經銷商表示,一般交強險返點在4%左右,商業險超過15%,一些小保險公司返點更高。
與保險和金融相比,經銷商在精品銷售中獲得的利潤更高。據經銷商介紹,精品一般都是“賒銷”,經銷商會在每類商品中選擇分成比例最高的精品,由經銷商負責統一管理。這其實和保險等方面的做法是一樣的。
8月份,經銷商們的第三方業務已受過“警告”。國家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對汽車銷售行為及汽車配件質量的監管通知,表示將制止汽車品牌經銷服務店(4S店)違背購買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嚴查為消費者辦汽車按揭,保險時收取“返利”、“好處費”等商業賄賂行為。
現在,很多經銷商甚至企業都盯著豐田金融案的進展,也許法官落槌時,一個行業的生態就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