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為何屢訴屢敗?
維權律師質疑上海法院為交通執法大隊撐保護傘
20日下午,記者聯系了維權律師郝勁松,他發現《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關于審理出租汽車管理行政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居然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市交通執法局等有關部門和專家”研討出來的。郝勁松質疑該《意見》存在多種違背常理和法理之處,明顯偏袒行政執法部門。
執法部門表示,如當事人對處罰結果存在異議,有權申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說到行政訴訟,維權律師郝勁松研究發現,上海系列“釣魚執法”案中,被栽贓陷害的車主不服處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但總是“屢訴屢敗,無一勝算。”“究其原因,背后是上海各級法院撐起巨大的保護傘,為執法犯法的交通執法大隊保駕護航。”郝勁松表示,他認真研究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關于審理出租汽車管理行政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后發現,這份《意見》居然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市交通執法局等有關部門和專家”研討出來的。
郝勁松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但上海的各級法院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一個經常會被告上法庭的交通執法局卻成為上海市法院的座上客,共同商討訴訟對策,并發布指導意見給上海各級法院。
“總體上看,該意見存在多種違背常理和法理之處,行政機關在這里既當裁判,又是運動員。”郝勁松說,此外,《意見》中多處明顯減輕了行政機關的舉證責任,加重了納稅人的舉證責任。對“非法經營”的認定既沒有法律依據,又違背生活常識。
郝勁松質疑該《意見》干擾司法獨立,他說:“每個案件均有其自身特點,忽視這一點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制定一個指導意見,是對司法獨立的干擾,會使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盲目參照該規定,從而出現許多被錯誤認定‘開黑車’的無辜群眾。”《河北青年報》供稿
上海“釣魚執法”事件調查仍在進行
“斷指”司機呼吁法律援助
據《天天新報》報道炒得沸沸揚揚的“孫中界”事件,將“打擊黑車”再次推到了社會的聚光燈下。記者昨天獲悉,目前事件的調查仍在進行當中,調查結果將于近日由政府新聞辦統一對外發布。
“他們仍然說還在調查,也沒有人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能夠有結果。”昨天是孫中界做完正式筆錄的第二天。據哥哥孫中記介紹,昨天一大早他就陪著弟弟前往浦東新區城市交通行政執法大隊。但是工作人員并沒有給出具體答復。
“‘黑車’是很可惡,整治‘黑車’也沒有錯。可是,怎么能用這種方法把無辜的人當‘黑車’來抓?”孫中記表示,他現在很擔心弟弟的狀況,害怕事情再拖下去弟弟會承擔不起這么大的壓力。孫中記說,他害怕弟弟還會作出傻事,因此這兩天他準備一刻不離地陪著弟弟。
“現在,執法大隊還沒有人正式給我們答復。我們相信相關部門會給出公正的判斷。但是,如果最后真的認定他是‘黑車’,我們肯定不服。”孫中記說,雖然心中有很多怨氣,可是對于他們自己到底有哪些權益,具體應該如何維權,他們至今一無所知。
“他才來上班2天,還沒拿到過工錢。現在手指斷了、工作也丟了,我自己也是打工的,供養2個人吃飯都成問題,實在沒法負擔請律師的費用。”為此,孫中記希望通過本報呼吁熱心公益的法律界人士能夠給予他們法律上的指導和幫助。